您现在所在位置: PG电子·(中国)官方网站-PG电子 > 关于PG电子 > 发展历程
档案会说话!告诉你天津宁河的故事
更新时间:2024-06-10
“今世赖之以知古,后世赖之以知今。档案是什么……”日前,在第17个“6.9”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,天津市宁河区档案局、区档案馆在宁河区市民中心开展“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”主题活动,以真实的记录、丰富的视角,讲述新时代档案故事,全面展现宁河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特色成效。
活动现场,大家观看了《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》主题视频,视频以档案视角生动展现宁河古城的沧桑巨变,突出展示了兰台人踔厉奋进新征程的昂扬精神面貌。“当时代的潮流滚滚袭来,兰台这本书也越写越厚、越来越清晰……”随后,三名区档案馆志愿讲解员又从生态档案、历史档案、档案课堂多维视角讲述了档案就鲜活地存在于百姓身边,一段段视频、一张张照片、一个个物件带领大家“穿越时空”、连接过往,感受着档案的强大力量,充满“故事感”的视听效果令现场观众十分陶醉。
档案是什么?档案是过去的真实回放,是收集起来的记忆片段,是映照历史的一面镜子,它的展现形式或许是一叠材料、一张照片,也许还可能是一个物件、一张证书。七里海湿地公益讲解员、宁河档案编研基地讲解员讲述了主题为《湿地寻忆:让档案鲜活》的档案故事,她与七里海湿地的牡蛎化石、花草虫鸟隔空“对话”,为大家讲述了七里海湿地从旧貌到新颜,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生动故事。讲述中,她给大家展示了世界罕见、却真实存在过七里海湿地里的牡蛎化石,距今有几千年的历史,它早已成为研究海岸演变、古气候、湿地生态等学科的重要档案物证,和牡蛎化石一同亮相的还有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”奖牌、宁河区档案编研基地证书,这些荣誉既是对宁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嘉奖,也是见证宁河生态发展历程的最佳档案史料。
随着经济社会发展,档案工作也迎来了一个全新时代,宁河区档案馆积极构建面向民生的多元化馆藏资源体系,实现“群众查什么,档案馆就有什么”,既用活档案,也讲活故事,让大家可以听到、甚至触摸到更多历史故事。在《兰台讲堂:城市的精神空间》讲述中,讲述者为大家讲述了“兰台讲堂”上展现的一幕幕故事,这里既有宁河人伸出援手加入密云水库水患治理的故事,又有抗日名将李兴中、天津“五四”运动杰出领导者于方舟、“氢弹之父”于敏这些杰出人物代表爱国救国的英勇故事。当这些历史故事再次被众人忆起时,在区档案馆负责档案征集、接收、查档利用工作的王艳难掩激动之情地说:“档案是无声的,但其实它又很有‘声’,它非常有份量,它在无形中教育着大家,引导着大家的思想,这就是档案‘育人’的作用。”
在“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”主题活动中,宁河区廉庄镇芦苇艺术馆、俵口镇兴家民俗博物馆成为全区首批档案编研基地,它们将联动区档案馆,丰富宁河档史资料,传播好宁河历史根脉。俵口镇兴家民俗博物馆馆长马振得说:“我们从立体展示的角度,展现历史的存在、历史的发展,有些实物是有研究价值的,我们会配合档案馆对资料、档案的整理提供一些历史的依据。”
这次活动还为宁河区档案馆志愿服务队的史料编研组成员代表、影像资料整合组成员代表和宣传讲解组成员代表颁发聘书,并感谢他们为宁河档案事业的默默付出。
档案是文化记忆和传承的重要载体,一卷卷档案,一件件馆藏,记录了每个时代的责任和使命。目前,宁河区档案馆馆藏档案30余万卷、27万余件、资料1.9万余册,声像照片档案2.2万余张。2024年,区档案馆和宁河区融媒体中心将联合推出《一条蓟运河 半部宁河史》系列短视频,充分挖掘利用宁河档案资源,用短视频的方式解读宁河档案里的历史密码,讲好宁河故事,传承宁河精神,同时,将推出《宁河有声档案》音频项目,让更多人通过电波收听宁河故事。
接下来,宁河区档案馆将继续以实际行动保护好利用好宁河档案,宣传好守护好宁河文化,发扬好传承好宁河精神,推动宁河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,助力宁河更加辉煌的未来。(李颖 铁峰)
日前,在第17个“6.9”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,天津市宁河区档案局、区档案馆在宁河区市民中心开展“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”主题活动。pg电子模拟器试玩在线